2月12日,一则#一个人扛起整条生产线#的话题,出现在微博热搜页,由于疫情需要,苏州一家精密机械公司负责人袁传伟接到200套订单请求,当晚,他就立即准备复工,但面临一个现实问题,工人由于封路问题,无法返工。
无奈只能自己克服困难,平时需要5个人完成操作的自动化设备,他单枪匹马,凭借掌握的多项技能,完成了既定订单目标。
显然,对员工需求量大的企业而言,员工基本来自全国各地,由于当前各地政府交通管制,加之员工自身为了安全着想,推迟返工,给企业复工出了一道难题。
据悉,家裕、安品源等电源企业用工人数达上千人,疫情对他们开工影响很大,家裕相关负责人表示,他们的防护工具只能维持10天,除非有找到新的供应货源,否则时间久了他们也坚持不了。安品源的生产主力更是在湖北,对他们的打击更大。
疫情的爆发,对实体企业的打击十分巨大,一些企业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,面对突发灾难和人祸,企业要如何提高应对的防护能力。
记者了解到,就磁性材料及器件行业而言,企业家们的想法基本归于三点:
一, 面对这种传染病疫情的不确定病害,企业平时需要多注意储备适量的防护用品;
二, 由于一线城市、沿海发达城市在人口聚集度高,一旦发生传染病,影响很大,是否需要考虑侧重往内地投资办厂;
三, 由于行业特性,磁性材料及器件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,企业应该加快企业数字化建设和自动化设备投资力度,减少对大量员工需要的依赖,同时提高企业科技实力和产品良率。从沟通中可以感受出这些企业意识到他们在自动化程度上导入不足。相比之下,一些广东电源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,用人较少。
此外,部分企业家认为,疫情也极有可能加快行业产能倾斜,工业体系会有变化,有些厂商受到影响,就得寻找新的供应体系,如若每个企业微调,对于整个产业而言那将就是大调整,对一些企业也是机遇。同时,疫情一定程度上也会使一部分企业遭到洗牌,加快产业集中化。
本文为大比特资讯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